代拟
垂泪只期同烛尽,作花深悔向蜂开。
三生慧命千年俟,一念情痴万劫来。
天上人间无住处,前尘历历益肠回。
词语解释
垂泪的意思:◎ 垂泪 chuílèi[tear (because of sorrow)] 哭泣而眼边垂挂泪水伤心垂泪黯然垂泪...
慧命的意思:(1).指弘传的佛法。佛教以智慧为法身的寿命,智慧夭,则法身亡,故云慧命。 宋 张商英 《护法论》:“如斯人也,使之侍君,则佞其君,絶佛种性,断佛慧命。” 清 钱谦益 《毛子晋六十寿序》:“吾友 萧伯玉 、 范质公 议藏《大藏》方册, 子晋 誓愿荷担,续佛慧命。皮纸骨笔,不遑恤也。”(2).引申指人的智慧所注。 清 周亮工 《书陈石门再游燕台诗后》:“过数日又復袖去,盖恐僕患难中匆匆遗失,断人慧命, 石门 之意何深歟!”(3).僧人的尊称。 唐 道宣 《四分律行事钞》卷下:“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
可怜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动宾式:可|怜 [例句]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历历的意思:[释义](形)(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或一件件清清楚楚的。 [构成]叠音式 [例句]历历在目。(作状语)[同音]厉厉、呖呖、沥沥...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前尘的意思:[释义](名)〈书〉指从前的或从前经历的事。 [构成]偏正式:前(尘 [例句]回首前尘。(作宾语)你不要步他的前尘。(作宾语)...
千年的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情痴的意思:◎ 情痴 qíngchī[a person infatuately in love] 迷恋于爱情的人...
人间的意思:[释义](名)人类社会。 [构成]偏正式:人(间 [例句]人间乐园。(作定语)[反义]天上...
三生的意思:◎ 三生 sānshēng[the three lives of rebirth]佛家所说的三世转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三生有幸...
上人的意思:◎ 上人 shàngrén(1) [Buddhist monk]∶旧时尊称僧人(2) [sage]∶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3) [high official]∶指职位高的统治者(4) [the upper class]∶上等人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5)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6) [bully]∶凌驾于他人之上...
天上的意思: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万劫的意思:(1).亦作“ 万刼 ”。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 宋 苏轼 《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万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 许地山 《空山灵雨·<心有事>诗》:“你这样做,虽经万劫也不能遂愿。”(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 元 祖铭 《宴坐峰》诗:“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 明 李开...
无住的意思: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勮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心事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一念的意思:(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堕下界。” 宋 陆游 《自规》诗:“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贤亦本与人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2).佛家语。指极短促的时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观空品》:“九十刹那为一念。” 北魏 昙鸾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刹那为一念。”《翻译名义集·时分》:...
止足的意思: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要贪得无厌。语出《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隽疏于薛等传赞》:“ 疏广 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 唐 白居易 《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诗:“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人若存一止足之心,则贫贱而衣食粗足,可以止矣。” 严复 《论世变之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寧以止足为教。”...
烛尽的意思:烛已点完。多表示到了深夜。《礼记·曲礼上》“烛不见跋” 汉 郑玄 注:“跋,本也,烛尽则去之,嫌若烬多有厌倦。” 南朝 梁 徐君蒨 《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新唐书·令狐綯传》:“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 柴 益喜,烛尽见跋,遂止宿焉。”...
住处的意思:(1).居住的处所。《论语·雍也》“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 南朝 梁 皇侃 疏:“若非常公税之事,则不尝无事至 偃 住处也。” 唐 王维 《田家》诗:“住处名 愚谷 ,何烦问是非。” 鲁迅 《书信集·致内山完造》:“我于三周前回到原住处。”(2).指栖身之所。《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一日走不了半站,但有个住处,便随遇而安。”...
作花的意思:长出花蕾;开花。 南朝 宋 鲍照 《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椏间,可径丈,葳蕤四垂,时正作花,香闻远近。”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九:“涧旁古梅树,作花已再期。”...
天上人间的意思:形容环境、条件等非常美好,如同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