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生行赠通甫
后来鱼头老参政,立朝蹇谔称直臣。
君生自顾非录录,肝胆照人炯双目。
读书养气四十年,鹤立鸡群迈流俗。
国家正逢全盛时,朋侪尊酒但论诗。
惟君忧深且思远,抱膝长吟多叹咨。
前年烽火连京口,银山铁瓮无人守。
半壁东南几劫灰,空城往往无鸡狗。
君为死者表忠贞,三公哀诔昭精诚。
君为生者激义勇,功罪分明见者悚。
书生一言何重轻,谈言微中四海倾。
补偏救弊元气足,鞭箠自足驱长鲸。
我昔逢君建康道,扪虱而谈见怀抱。
我今访君黄河边,闻鸡起舞心如捣。
乾坤虽大意气孤,杞人之忧何其愚。
我谓其愚不可及,终看轶足驰天衢。
鉴赏
此诗《鲁生行赠通甫》由清代诗人缪徵甲所作,通过对鲁生这一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乱世中的忠诚与担当,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首句“君家仲连不帝秦”,以战国时期著名义士鲁仲连为例,暗示鲁生虽非帝王之才,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接着,“风高七国推奇人”进一步强调了鲁生的独特之处,他被七国推崇为奇才。随后,通过“后来鱼头老参政”至“鹤立鸡群迈流俗”,描绘了鲁生在朝堂上的形象,他直言敢谏,正直无私,与众不同。
“国家正逢全盛时,朋侪尊酒但论诗”两句,点出鲁生身处盛世,却能超越世俗,与朋友饮酒赋诗,显示出他的超脱与雅致。然而,“惟君忧深且思远,抱膝长吟多叹咨”揭示了鲁生内心的忧虑与深思,他担忧国家的命运,经常长吟叹息。
“前年烽火连京口,银山铁瓮无人守”描述了战乱的景象,鲁生在烽火连天之际,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半壁东南几劫灰,空城往往无鸡狗”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荒凉。面对这样的局面,鲁生“君为死者表忠贞,三公哀诔昭精诚”,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死者的敬仰与忠诚,同时撰写哀悼之辞,展现其高尚的情操。
“君为生者激义勇,功罪分明见者悚”表明鲁生不仅关心死者,也激励生者,使人们明白功过是非,令人敬畏。在“书生一言何重轻,谈言微中四海倾”中,诗人赞扬鲁生的话语虽轻,却能影响深远,展现出其思想的力量。
“补偏救弊元气足,鞭箠自足驱长鲸”则表达了鲁生有能力纠正错误,维护正义,如同有力的鞭策,足以驱散邪恶。最后,“我昔逢君建康道,扪虱而谈见怀抱。我今访君黄河边,闻鸡起舞心如捣”通过诗人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鲁生的影响力与精神的传承。
“乾坤虽大意气孤,杞人之忧何其愚。我谓其愚不可及,终看轶足驰天衢”总结了鲁生的孤独与忧虑,同时也对其深邃的思想给予了高度评价,预示着鲁生的精神将如同骏马般驰骋于天地之间,影响深远。
这首诗通过对鲁生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其在乱世中的忠诚、担当与深思,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赞美了其思想的力量与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