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山友游天台
宋 · 苏庠
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
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
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庠所作的《送吕山友游天台》。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天台山时的景象和情感。
首句“床头萝月厌同攀”,以床头的月光映照着青萝,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不舍。接着,“发兴东吴万叠间”一句,点明了友人即将前往的方向——东吴,即今之江南地区,以“万叠间”形容路途遥远且充满未知。
“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两句,通过“森木”、“深溪”、“屋”、“瘦藤”、“雨馀山”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既有山林的幽深,又有雨后的清新,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宁静的氛围。
“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两句,转而描写友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天台山的景象。黄梅与绿李的成熟,预示着丰收与生机;“长簟北窗”则想象友人在山中休憩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享受自然之美的祝愿。
最后,“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期待。虽然离别在即,但诗人相信未来的相聚将能抚慰彼此的辛劳与艰难,充满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