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其四)赏析

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其四)

明 · 李孙宸
马嘶寒籁乱云移,牢落秋怀祇自知。
一剑可存君子道,孤琴先托故人悲。
留都父老崇高尚,蓟北儿童事粉脂。
今日吟诗倍惆怅,相思犹惨别离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君子之道的坚守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首句“马嘶寒籁乱云移”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秋日的凄清,马鸣声与杂乱的风声交织在一起,云彩在空中飘动,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牢落秋怀祇自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这种情感。

“一剑可存君子道,孤琴先托故人悲”两句,诗人借物喻人,通过“一剑”象征君子之道的坚定与独立,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坚守自我;“孤琴”则代表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哀悼,琴声中蕴含着对逝去友情的怀念。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操守的坚持和对友谊的珍视。

“留都父老崇高尚,蓟北儿童事粉脂”对比了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留都(可能指南京)的父老崇尚高洁,而蓟北(北方地区)的儿童却沉迷于装扮,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差异。

最后,“今日吟诗倍惆怅,相思犹惨别离时”表达了诗人此刻吟诗时的更加沉重的忧伤,以及对过去的别离仍然难以忘怀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