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天山歌赏析

天山歌

清 · 洪亮吉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
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
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
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
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
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
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
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
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
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
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
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鉴赏

这首《天山歌》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以天山为背景,描绘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诗中首先描绘了天山的地理特征:“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形象地展现了天山的高峻与壮观。接着,“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一句,将日月与青松巧妙结合,赋予了天山神秘而生机勃勃的气息。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描绘了天山冬季的严寒景象,大雪覆盖,仿佛将山体包裹,展现出其坚韧与威严。随后,“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则进一步强调了天山的古老与神秘,峰峦叠嶂,积雪千年,令人向往。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这一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天山的独特风貌,绿石映雪,美不胜收。紧接着,“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描绘了天山的动态之美,石坠冰裂,形成飞瀑,生动活泼。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通过动物的视角,展现了天山的高耸入云,连老鼠也跃跃欲试,想要品尝天上的光芒。随后,“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描述了林间小雉的悠闲生活,它们在松树下饱食松花,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这两句对比了山口与山腹的景象,山口白雪皑皑,山腹却早已春意盎然,体现了天山独特的气候差异。最后,“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点明了天山的灵异之处,其气候与外界截然不同,仿佛与天界相通。

整首诗通过对天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