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忆李远及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对酒忆夫君,萧条谁与群。
未能趋密坐,聊复咏高文。
枯草将成□,寒墟不宿云。
桓伊倘吹笛,邀向水边闻。
未能趋密坐,聊复咏高文。
枯草将成□,寒墟不宿云。
桓伊倘吹笛,邀向水边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巩道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名为《忽忆李远及》。诗中以“对酒”开篇,引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独饮之时,内心感到孤独与凄凉,无人可与之共话心声。他未能参与密谈深论,只能通过吟诵高雅的诗文来排遣心中的寂寞。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枯草稀疏,寒风中没有云朵停留,景象显得格外萧瑟。这样的自然环境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他想象如果桓伊(古代善吹笛的音乐家)在此,或许能吹奏一曲,吸引人们聚集在水边,共同聆听,以此打破这份寂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孤独时刻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诗中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