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懒诗(其二)赏析

懒诗(其二)

明 · 成鹫
贝叶长抛不省翻,弊袍和带度寒暄。
蠹鱼饱食成家舍,虮虱安居长子孙。
一枕可能消白日,八行无复到朱门。
閒云未必閒于我,来往长空不惮烦。

鉴赏

此诗《懒诗(其二)》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联“贝叶长抛不省翻,弊袍和带度寒暄”,以“贝叶”比喻诗人的文字,暗示其作品被世人遗忘;“弊袍和带”则描绘了诗人的简朴生活,与世无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逃避。

颔联“蠹鱼饱食成家舍,虮虱安居长子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蠹鱼”与“虮虱”视为社会中的小人,他们贪得无厌,自以为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这不仅讽刺了那些在社会底层苟且偷生的小人,也暗喻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屑与鄙视。

颈联“一枕可能消白日,八行无复到朱门”,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他希望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通过读书或写作度过时光,而不愿涉足权贵之家,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尾联“闲云未必闲于我,来往长空不惮烦”,以“闲云”自比,表明自己虽看似闲散,但内心却有着不凡的追求与行动。云在天空中自由飘荡,象征着诗人的精神世界不受束缚,追求着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描绘与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与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