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仆诗
回头视我仆,居然游太古。
行行复迟迟,一叹如有睹。
还佩诗囊随,双足强能举。
柴门去时扃,短钥知何所。
披襟坐石头,反以咎其主。
忽过花底寻,扶归倩邻侣。
问云饮几何,馀尊恣侬取。
急摇清油扇,卧与羲皇语。
信惜此仆艰,饥寒以相与。
愧我多困穷,仆也多栩栩。
不见富贵门,如鬼忽如虎。
仆也胡为乎,蓬窗侍毫楮。
日汲山中泉,殷勤茗炉煮。
大布无完衣,淡葵无馀茹。
夜读无定时,朝游无常处。
二十七无妻,依依惟秃麈。
不厌我弟兄,花期日相聚。
烂醉一如泥,安心是贫窭。
每叹世儒酸,饮以益其腐。
此仆不称书,侧身仰还俯。
不言浇穷愁,不为悲行旅。
刘阮与李陶,问之孰□愈。
对曰弗如也,题诗吾语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仆的形象,通过他的视角和经历,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乐趣并存的一面。诗人黎遂球以明快而略带讽刺的笔触,描绘了仆人虽身处困顿之中,却依然保持着乐观与自由的态度。
首句“罢饮有馀欢,犹为礼文苦”,既表达了仆人在酒宴后的满足感,又暗示了他日常生活中因遵循繁文缛节而感到的束缚。接着,“回头视我仆,居然游太古”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仆人仿佛置身于原始世界般的自在状态,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行行复迟迟,一叹如有睹”描绘了仆人行走时的悠闲与沉思,似乎在感叹生活中的某些景象或感受。随后,“还佩诗囊随,双足强能举”则展示了仆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即使在艰难的生活中也不忘追求精神的慰藉。
“柴门去时扃,短钥知何所”描绘了仆人生活的简陋与朴素,但这种简朴的生活并未让他失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披襟坐石头,反以咎其主”一句,通过仆人的自责,反映了他对主人的忠诚与感激之情。
“忽过花底寻,扶归倩邻侣”表现了仆人与自然的亲近,以及邻里间的互助与温情。“问云饮几何,余尊恣侬取”体现了仆人与主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主人对仆人的慷慨与信任。
“急摇清油扇,卧与羲皇语”描绘了仆人在夏日乘凉时的闲适与思考,与古代圣贤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信惜此仆艰,饥寒以相与”表达了主人对仆人困境的理解与同情。
“不见富贵门,如鬼忽如虎”通过对比,强调了仆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与尊严的珍视。“仆也胡为乎,蓬窗侍毫楮”则表达了仆人甘愿为主人服务,即使生活艰苦也心甘情愿。
“日汲山中泉,殷勤茗炉煮”描绘了仆人每日劳作的场景,以及对茶艺的热爱。“大布无完衣,淡葵无馀茹”展示了仆人生活的简朴与节俭。
“夜读无定时,朝游无常处”体现了仆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随性态度。“二十七无妻,依依惟秃麈”描绘了仆人孤独的生活状态,但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
“不厌我弟兄,花期日相聚”表现了仆人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惜。“烂醉一如泥,安心是贫窭”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仆人面对生活困难时的豁达与乐观。
“每叹世儒酸,饮以益其腐”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学者的迂腐与狭隘,强调了仆人对自由思想的追求。“此仆不称书,侧身仰还俯”表达了仆人对自身身份的谦逊与对知识的渴望。
“不言浇穷愁,不为悲行旅”体现了仆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强与乐观。“刘阮与李陶,问之孰□愈”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进一步强调了仆人与他们相似的精神品质。
“对曰弗如也,题诗吾语汝”以仆人的回答结束全诗,表达了他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醉仆的形象,展现了生活中的苦与乐,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与自由的态度。诗中充满了对人性、生活态度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