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李长吉马诗十二首(其四)赏析

和李长吉马诗十二首(其四)

元末明初 · 郭翼
龙印留官字,霜花剥暗毛。
长鸣愁过影,祇忆九方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画面感的画面。"龙印留官字"暗示了官印的威严与历史痕迹,可能是指官府文书或印章上的印记,经过岁月洗礼,显得古老而庄重。"霜花剥暗毛"则形象地写出事物在寒霜侵蚀下,如马鬃般的细节,暗指马匹的毛发因岁月和自然条件而变得斑驳。

"长鸣愁过影"描绘了马的孤独与哀愁,它发出长长的嘶鸣,似乎在忧虑自己的身影在时光中渐行渐远。"祇忆九方皋"引用了《列子·黄帝》中的典故,九方皋是相马的高手,这里暗指马渴望被理解与识才之人,表达了马的孤独与对知己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马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才难遇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深深期盼。郭翼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情感深沉,此诗也不例外。

词语解释

长鸣的意思:(1).长声鸣叫。 汉 朱穆 《与刘伯宗绝交》诗:“长鸣呼凤,谓凤无德,凤之所趋,与子异域。” 晋 潘岳 《马汧督诔》:“青烟傍起,歷马长鸣。” 宋 王安石 《驴》诗之一:“临路长鸣有真意, 盘山 弟子久同参。”(2).多喻士人施展抱负、才能。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顾盻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千载一时,下走得长鸣之所。”...

九方的意思:(1).中央与八方的总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诗:“情苞六合,德宣九方。” 唐 李贺 《感讽》诗:“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2). 九方皋 的省称。 清 汤璥 《<交翠轩笔记>后序》:“走其野而无 九方 之法以相之,则赤驥緑耳与駑马草驹齐价矣。”详“ 九方皋 ”。(3).复姓。 春秋 秦穆公 时,有 九方皋 。见《列子·说符》。...

霜花的意思:亦作“ 霜华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 戴叔伦 《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赵 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2).皎洁的月光。 唐太宗 《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明 夏完淳 《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 清 陆楣 《满江红·松...

九方皋的意思:亦作“九方皐”。 春秋 时人,善相马。相传 伯乐 推荐他为 秦穆公 外出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观察马的内神,因得天下良马。 伯乐 称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淮南子·道应训》、《列子·说符》。后用以喻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宋 黄庭坚 《过平与怀李子先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 九方皋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乔女》:“彼女子何知,而奇伟如是?若遇 九方皋 ,直牡视之矣。”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未悬双玉剑,终负 九方皋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