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书事
宋 · 方岳
晨兴抹两屦,为口见驱迫。
课童督秋刈,野穫夜彭魄。
田翁适过予,褴缕黑而瘠。
具言土力贫,年登苦艰阨。
一饭不自期,未议了称责。
昨者耆长来,名复挂欠籍。
截绢入官输,官怒边幅窄。
抛掷下堂阶,退字印文赤。
卖牛重买丝,篝灯不停息。
明当扣东邻,假牛下牟麦。
久贫少人情,恐复不见借。
既去重感伤,行行犹欠息。
我归不能眠,草根鸣蟋蟀。
课童督秋刈,野穫夜彭魄。
田翁适过予,褴缕黑而瘠。
具言土力贫,年登苦艰阨。
一饭不自期,未议了称责。
昨者耆长来,名复挂欠籍。
截绢入官输,官怒边幅窄。
抛掷下堂阶,退字印文赤。
卖牛重买丝,篝灯不停息。
明当扣东邻,假牛下牟麦。
久贫少人情,恐复不见借。
既去重感伤,行行犹欠息。
我归不能眠,草根鸣蟋蟀。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的艰难生活和内心的忧虑。诗人通过对农夫早晨抹扫庭院、督促孩子们收割庄稼等动作的描述,展现了农夫的辛勤劳作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忧。
"田翁适过予,褴缕黑而瘠。" 这两句通过田翁(农夫)的形象,传达出他因为长期的贫困而显得瘦弱和疲惫不堪,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农民的艰苦生活。
"一饭不自期,未议了称责。" 这两句表明农夫连最基本的生计都难以自给,更别说有什么余裕去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是社会责任。
"昨者耆长来,名复挂欠籍。截绢入官输,官怒边幅窄。抛掷下堂阶,退字印文赤。" 这几句通过农夫因为欠债而被迫交纳的场景,揭示了农民在封建官府面前的弱势地位,以及因贫穷而承受的社会压力。
整首诗充满了对底层民众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不公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对农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正义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