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季居士种花诗
色但随根现,花聊过眼新。
护香栽刺遍,界绿委泉匀。
岂必来游者,方为借玩人。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延季居士种花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理的画面。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赞美了自然之美和季节更迭。"谁能了空意"开篇,暗示了对世间纷扰的超脱之意,表达了诗人对花开花落的淡然态度。"数枝春"则直接点出季节,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生与活力。
"色但随根现,花聊过眼新"进一步强调了花的颜色和形态只是随着根的生长而显现,如同人生的短暂瞬间,美好而易逝。"护香栽刺遍,界绿委泉匀"描述了居士精心照料花朵,周围环境也显得生机盎然,泉水均匀地滋润着这片绿色世界。
最后两句"岂必来游者,方为借玩人"深化了主题,指出欣赏花朵并不一定要等待外来的游客,花儿本身就是自然的恩赐,可供所有人欣赏和感悟。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词语解释
过眼的意思:(1).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 宋 苏轼 《吉祥寺僧求阁名》诗:“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明 冯梦龙 《洒雪堂·宋婆课女》:“嘆过眼时光去渺茫,休得贪閒放。” 清 吴伟业 《赠总宪龚公芝麓》诗:“侧身天地竟何心,过眼风光有谁羡。”(2).过目,略加看视。 宋 李清臣 《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诸书过眼,疑微洞析。兢兢瞿瞿,殆忘寝食。”《老残游记》第十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 孙犁 《白洋淀纪事·采蒲台》:“她像很疲累了,弯着腰一张一张掀开席,叫收席的人过眼看成色。”...
空意的意思:清虚的心境。 南朝 宋 鲍照 《观漏赋》:“恆证古而秉心,抱空意其如玉。”...
岂必的意思: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