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舍人见过
宋 · 梅尧臣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泥:春天的泥土。穷巷:偏僻的小巷。
人行:行人。
忽枉:忽然到来。
青丝骑:骑着马的女子(古代女子以青丝代指秀发)。
白面生:年轻的白面书生。
笑言:笑着交谈。
聊与适:只为片刻的欢愉。
鸡黍:饭菜,这里指家常便饭。
烹:煮。
余贫甚:我非常贫穷。
吾侪:我们这些人。
业本清:我们的职业原本清苦。
翻译
春天的泥土无处可寻,偏僻小巷行人稀少。忽然间,一位青丝女子骑马而来,她并非年轻的白面书生。
我们笑着交谈,只为片刻欢愉,饭菜还未煮过。
别再感叹我太过贫穷,我们的职业原本就清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李舍人见过》,描绘了春天里一个清贫而宁静的场景。首句“春泥无处所”写出了春雨过后,泥泞的小巷中几乎无人行走,环境显得冷清。接着,“穷巷少人行”进一步强调了小巷的偏僻和人迹罕至。
“忽枉青丝骑”转而描绘了一幕意外的来访,一位骑着骏马的贵客突然造访,这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对比。“曾非白面生”暗示这位客人并非寻常人物,可能身份显赫。接下来的“笑言聊与适”描述了主人以微笑和轻松的交谈来款待客人,尽管家中简朴,连鸡黍都没有准备。
最后两句“莫叹余贫甚,吾侪业本清”表达了主人对贫穷生活的淡然态度,告诉客人不必为自己的清贫而感叹,因为他们的职业(舍人,可能是官职)本就清廉,生活简单。整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主人的谦逊和对生活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