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韵答江西美
宋 · 周必大
菲饮箪壶食与浆,淡交非复世炎凉。
佳名谁合戎州绿,妙语端由太史黄。
无怨不须移孔议,有情未可老徐娘。
荷香袭坐忘归兴,不觉昏鸦影渡塘。
佳名谁合戎州绿,妙语端由太史黄。
无怨不须移孔议,有情未可老徐娘。
荷香袭坐忘归兴,不觉昏鸦影渡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菲饮:简陋的饮食。箪壶:竹篮和壶。
淡交:清淡的交往。
世炎凉:世间炎凉的人情世故。
佳名:美好的名声。
戎州:古代地名,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
太史黄:指黄太史,具体人物未知,可能暗示某位有才华的史官。
移孔议:改变孔子的主张。
徐娘:原指年长但仍有风韵的女子,这里比喻保持青春活力。
荷香:荷花的香气。
归兴:回家的念头。
昏鸦:傍晚的乌鸦。
翻译
不再饮酒,只以简陋的器皿盛食,清淡的交往不再是世间炎凉的常态。美好的名声为何要与边疆的绿色相联,巧妙的话语源于太史黄氏的智慧。
不必因无怨言而改变孔子的主张,情感尚在,不应让徐娘老去。
荷花香气弥漫,让人忘了回家的念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乌鸦飞过池塘的影子映入眼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三次韵答江西美》。诗中,诗人以饮酒、简餐和淡泊交往起笔,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超然态度。他自嘲地提到在偏远的戎州(今四川宜宾一带)获得了一个清雅的别称,暗示了自己的隐逸生活。诗人称赞友人黄姓太史的妙语,表示对他才华的赞赏。
接着,诗人引用孔子的无怨哲学,表明自己不会因世俗偏见而改变立场,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即使岁月流逝,美好的情感不应衰退,如同徐娘虽老,风韵犹存。最后,诗人沉浸在荷香四溢的环境中,沉醉其中,连归家的兴趣都暂时忘却,直到黄昏时分,乌鸦归巢,才意识到天色已晚。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雅,通过日常生活琐事和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珍视友情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