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尤端明(其二)
宋 · 李曾伯
渡江无故老,文武少全材。
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几哉。
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
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
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几哉。
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
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
注释
渡江:过江。故老:年迈的老人。
文武:文臣武将。
全材:全才。
金玉其相:外表华丽。
朝廷:朝廷。
有几:有几个。
銮坡:皇宫的装饰。
资:增添。
润色:光彩。
虎帐:军营。
壮规恢:宏大而雄壮的谋划。
经纶:治国才能。
登调:登上。
鼎鼐梅:宰相之位。
翻译
过江没有年迈的老人,文臣武将中缺乏全才。外表华丽但内在空虚的人,朝廷上能有几个呢?
皇宫的装饰增添了光彩,军营的谋划宏大而雄壮。
何不展现你的治国才能,如同登上宰相之位施展才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挽尤端明(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官场生活,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使用的不满,以及对朝政的担忧。
“渡江无故老,文武少全材。”这里诗人指出,渡过长江的官员中,没有真正德高望重的老成之才,而文臣武将中的优秀人才也十分稀缺。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朝廷对人才的忽视和浪费。
“金玉其相者,朝廷有几哉。”诗人借用“金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物,问道朝廷中像这样的人才究竟还有多少。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当时官场中人才匮乏的忧虑。
“銮坡资润色,虎帐壮规恢。”这两句描绘了官员生活的奢华与宏伟,但同时也隐含着对这种表面繁华背后可能隐藏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批评。
“盍展经纶蕴,登调鼎鼐梅。”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希望能展现才华,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这里的“经纶”指的是治国安邦的大计,“鼎鼐梅”则象征着文治武功的完美结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写和对人才选拔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批评以及个人才华难以得到施展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