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小轩观月呈兴宗叔赏析

小轩观月呈兴宗叔

宋 · 陈渊
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
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
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
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
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
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
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
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
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小轩中观赏月亮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茅檐手可攀,修竹出檐上”,描绘了小轩周围的环境,竹子从屋顶伸出,营造了一种幽静而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寒蟾漏疏明,碎影罗屏障”两句,通过“寒蟾”(月亮)和“漏疏明”(月光稀疏明亮),以及“碎影罗屏障”(月光在竹叶间散落,如同罗网般铺满四周),生动地展现了月光洒落在竹林中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情知月色好,达览在虚旷”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东家富池台,端坐不能访”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向往,虽然羡慕邻居家的豪华园林,却因某种原因无法前往探访,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深意。

“山林足寓目,细大初无相”表明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欣赏,无论是细微之处还是宏大景观,都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平静。“但使人心安,景物自清畅”强调了心灵的平静对于欣赏美景的重要性,景物的美源自于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几句“霜风中夜作,曲沼金翻浪。禽鸟断飞鸣,杉松起酬唱”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霜风、曲沼、飞鸣的禽鸟和杉松的回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夜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燎炉宿残火,尚可温新酿。数杯遣沉冥,万虑一时放”描述了诗人点燃炉火,温酒解忧的情景,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谁能外形骸,于世无所仰。晤语一亭间,颓然齐得丧”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即使在亭间交谈,也能放下得失,达到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