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寄怀张明成学士邓以德太史涂汝高侍御三先生二首(其二)
明 · 邹元标
学士富经纶,四海拟伊周。
太史性寂莫,雅志耽玄修。
侍御温如玉,澄清志已酬。
我本淡荡者,干时诚足羞。
我性非干时,我志在千秋。
所志如未偶,长揖谢王侯。
为语冥寥士,异派终同流。
太史性寂莫,雅志耽玄修。
侍御温如玉,澄清志已酬。
我本淡荡者,干时诚足羞。
我性非干时,我志在千秋。
所志如未偶,长揖谢王侯。
为语冥寥士,异派终同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学士的高洁志向与淡泊情怀。诗中将学士比作经纶满腹的智者,四海之内皆可比拟伊尹与周公,显示了学士的卓越才能与广泛影响力。接着,诗人通过“太史性寂莫,雅志耽玄修”一句,刻画出太史(即占卜星象的官员)内心的宁静与对玄妙修行的追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侍御形象则被比喻为温润如玉,象征其品德高尚、行事公正,其志向已经得到了实现。诗人自述并非热衷于追逐权势之人,其志向在于千秋万代,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永恒价值的态度。最后,“所志如未偶,长揖谢王侯”,表明即使未能如愿以偿,也愿意辞别王侯,保持独立人格与高洁操守。
“为语冥寥士,异派终同流”,诗人以这句话寄语那些隐居的志士,虽然道路不同,但最终都能汇入同一精神的河流,强调了不同追求者之间内在的共鸣与共通之处。整首诗通过对学士、太史、侍御及诗人自身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道德与个人品格的深刻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