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方戒严晓上人以疑被杖下狱作此慰之
明 · 王世贞
岂有沙门蓄四兵,空将四大施黄荆。
还他业后无馀事,身在四禅天下行。
还他业后无馀事,身在四禅天下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一位名为晓上的僧侣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岂有沙门蓄四兵”,开篇即以反问形式,质疑佛教中的修行者是否真的持有“四兵”(即佛教中的四种武器:贪、嗔、痴、慢),暗示了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并非通过这些负面情绪来对抗世界,而是超越它们。
“空将四大施黄荆”,进一步解释了佛教中的四大(地、水、火、风)如何被用来比喻生命中的苦难和挑战,而“黄荆”则象征着痛苦与束缚。这里诗人表达了佛教通过理解并接受这四大,从而达到解脱的过程。
“还他业后无馀事,身在四禅天下行”,最后两句则是对僧侣的鼓励与祝福。意指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业力之后,修行者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如同进入了佛教中的四禅境界,即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状态。
整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从苦难中解脱,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