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愿饮东流池上
明 · 于慎行
春入桃源路,飞觞日未斜。
溪头逢燕子,池面落杨花。
听树萧萧雨,看山片片霞。
与君忘世虑,沈醉即为家。
溪头逢燕子,池面落杨花。
听树萧萧雨,看山片片霞。
与君忘世虑,沈醉即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春日桃源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气息融入桃源之中,通过“春入桃源路”开篇,便已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接着,“飞觞日未斜”一句,不仅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欢聚畅饮的情景,也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与生活的闲适。
“溪头逢燕子,池面落杨花”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燕子在溪边轻盈穿梭,杨花随风飘落在池面上,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又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宁静。
“听树萧萧雨,看山片片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之美。雨声在树间回响,山峦之上云霞斑斓,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与君忘世虑,沈醉即为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忘却尘世烦恼,沉浸在这份自然之乐中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当下快乐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归宿的一种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桃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愿望。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