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凤篇
明 · 郑善夫
景风布南服,晨曦射丹台。
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
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
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
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
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
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
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
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
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
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
鉴赏
这首《威凤篇》由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对历史变迁、时代更迭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开篇“景风布南服,晨曦射丹台”,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接着,“威凤何契阔,千载一徘徊”以威凤这一神话中的祥瑞之鸟,象征着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稀有与珍贵,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期待。
“声响世不传,箫韶昔所谐”则将目光转向古代,通过对比古代音乐的和谐与现代的缺失,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接下来,“虞庭既寂寞,岐下亦蒿莱”进一步强调了文明衰落的主题,将历史的兴衰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联系起来。
“孔雀与野鸟,朝代纷疑猜”运用对比手法,将华丽与平凡、高贵与普通并置,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和时代变迁的不确定性。最后,“今时夫何如,天未鸣喈喈”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的疑惑与期待,而“乃有抟牛䖟,附托凌太阶”则揭露了某些人为了追求权力与地位而不择手段的现象,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
“此曲不可竟,九土方喧豗”以音乐的终止比喻理想的破灭,同时预示着社会动荡的来临,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