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志二十首(其十九)
明 · 黄佐
于嗟稷下士,驰声仁义场。
危冠切浮云,宽博为衣裳。
进退协矩度,调颜逾圭璋。
冲澹焉足保,利达乃其常。
岂若事畋猎,鸣镝驰高冈。
割解醉言归,百里无豺狼。
危冠切浮云,宽博为衣裳。
进退协矩度,调颜逾圭璋。
冲澹焉足保,利达乃其常。
岂若事畋猎,鸣镝驰高冈。
割解醉言归,百里无豺狼。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咏志二十首(其十九)》描绘了一位稷下士人的形象,他以仁义为准则,在道德和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危冠切浮云"象征着他的高尚节操,危峻如高山之冠,超越世俗浮云。"宽博为衣裳"则比喻他的胸怀宽广,待人接物宽容大度。
诗中提到他行事遵循规矩,举止得体,如同圭璋般珍贵,显示出他的修养和智慧。然而,尽管他的品行冲淡而深沉,却担心无法长久保持这样的地位。相比之下,他更推崇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如狩猎时的自由驰骋,即使醉酒归来,也能确保百里之内没有险恶。
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赞扬了坚守仁义原则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