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元美赋得寒字
明 · 李攀龙
秋风华发相得,落日青山自寒。
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同元美赋得寒字》。诗中描绘了秋风与华发相映衬的凄凉景象,以及落日映照下的青山,给人一种孤寒之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风华发相得”,以秋风与华发并提,形象地描绘出岁月流逝、人老珠黄的景象,暗含着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次句“落日青山自寒”,通过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青山,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后两句“薄宦何如浊酒,故人谁在长安”,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饮酒解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这里,“薄宦”指微小的官职,与“浊酒”形成对比,凸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和真挚友情的渴望。“故人谁在长安”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长安作为古代政治中心,象征着繁华与热闹,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