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十)赏析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十)

宋 · 李纲
长松森然,虬枝拂天。
支颐据木,仰睇玄猿。
竹树之间,方虚禅座。
我欲摄衣,往补其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龙眠居士所绘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场景。诗中以“长松森然,虬枝拂天”开篇,运用了“森然”和“虬枝拂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为整个画面奠定了雄浑壮丽的基调。

接着,“支颐据木,仰睇玄猿”,诗人通过描绘一位人物(可能是指观者或某种象征)支颐于木,仰视着远处的玄猿,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增加了动态感与层次感。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仿佛读者能够感受到空气中流动的生机与静谧。

“竹树之间,方虚禅座”,这一句则将画面引向更为深远的意境。在竹树掩映之间,一个空置的禅座静静地等待着,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与智慧的传承。这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禅宗思想,也暗含了对静心修行、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最后,“我欲摄衣,往补其处”,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前往,填补或参与其中的愿望。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深刻共鸣,也流露出一种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富含哲思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禅宗思想以及个人情感表达的独特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