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顿里十首(其十)
行古时人笑,文工造化憎。
贫留渔艇载,老谢鹤书征。
谁识先生乐,悠然卧枕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临顿里十首》中的第十首,描绘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首句“茶租催未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忧虑,茶租的催缴尚未完成,显示出生活的艰辛。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通过“菊饵服还能”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服用菊花制成的食品以养生。
“行古时人笑”一句,暗示诗人行为与众不同,可能会被一些人嘲笑,但他并不在乎,反而可能以此为乐。“文工造化憎”则表明诗人自认为他的文学才华超越常人,连自然界的造物者都似乎对他有所嫉妒。
“贫留渔艇载”写出了诗人的清贫生活,即使贫穷,他仍能以一艘小舟为家,过着简朴的生活。“老谢鹤书征”则表达出诗人年老体衰,不再接受邀请和征召,更愿意享受宁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谁识先生乐,悠然卧枕肱”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自得其乐,不求他人理解,只是悠然自得地躺在枕臂之上,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压力的坚韧,对自然与健康的追求,以及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的态度。
词语解释
古时的意思:◎ 古时 gǔshí[in ancient times] 过去了的时代,系指古代...
鹤书的意思:(1).书体名。也叫鹤头书。古时用于招贤纳士的诏书。亦借指征聘的诏书。《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鸣騶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李善 注引 萧子良 《古今篆隶文体》:“鹤头书与偃波书,俱詔板所用,在 汉 则谓之尺一简,髣髴鵠头,故有其称。”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南宫养老,坐闻鳩仗之荣;东岳游魂,俄见鹤书之召。”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七:“流浪定悲朱邸改,幽潜已逊鹤书徵。”(2).书名。指《相鹤经》。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师孟 尝从求《相鹤经》...
时人的意思: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文工的意思:(1).文人。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文工犹畏忌,朝士絶嫌猜。”参见“ 文人 ”。(2).文章精工。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养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违物理而文工。” 唐 韩愈 《挑源图》诗:“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怳惚移於斯。”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十:“行古时人笑,文工造化憎。”...
先生的意思:◎ 先生 xiānsheng(1) [Mr.](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对杜先生讲话(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4) 旧时称管帐的人在商号当先生(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先生(6) 对长者的尊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teacher]∶老师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8) [doctor]∶医生...
行古的意思:遵行古道。 唐 白居易 《得甲为邠州刺史正月令人修耒耜廉使责其失农候诉云土地寒判》:“苟土膏之不起,欲速何为?诚宜嘉乃辨方,岂可詰其行古?”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县令教人煮木为酪州司责其烦扰辞云以备凶年判》:“必也志切救灾,道敦行古。”...
悠然的意思:◎ 悠然 yōurán(1) [be carefree and content]∶安闲、闲适的样子悠然自得(2) [profound and lasting]∶深远的样子(3) [far-reaching]∶形容韵味未尽余韵悠然(4) [far away;long;distant]∶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年代悠然...
渔艇的意思:小型轻快的渔船。 唐 杜甫 《雨》诗之二:“渔艇息悠悠,夷歌负樵客。” 唐 陆龟蒙 《和吴中言情见寄韵》:“莫问江边渔艇子, 玉皇 看赐羽衣裳。”《水浒传》第一○六回:“那渔艇上人,抵敌不住,发声喊,都跳下水裡去了。”《老残游记》第一回:“为今之计,依 章兄 法子,驾隻渔艇,追将上去。”...
造化的意思:◎ 造化 zàohuà(1) [good luck]∶福分;好运气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2) [Nature]∶自然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与造化抗衡...
枕肱的意思:《论语·述而》:“饮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肱,胳膊。后因以“枕肱”、“枕曲肱”形容随遇而适,安贫乐道。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直以容膝一丘, 曲阜 之瓢遽切;枕肱五亩, 成都 之壁已穷。”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有感》诗:“但令吾道常无坠,饮水何妨枕曲肱。”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十:“谁识先生乐,攸然卧枕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