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黄道晦病
明 · 徐熥
久讶扁舟不出溪,闻君抱病意悽悽。
空山日晚阳乌促,古砌天阴络纬啼。
夜冷谁人同襆被,地偏何处得刀圭。
一从消渴文园后,门外蓬蒿与榻齐。
空山日晚阳乌促,古砌天阴络纬啼。
夜冷谁人同襆被,地偏何处得刀圭。
一从消渴文园后,门外蓬蒿与榻齐。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问黄道晦病》。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黄道晦因病卧床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友人居住环境的描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同情和关怀。
首联“久讶扁舟不出溪,闻君抱病意悽悽”开篇即表达了对友人长时间未出居所的惊讶,以及得知其患病后的忧心忡忡。这里的“扁舟”象征着友人的居所,而“不出溪”则暗示了友人因病无法外出,生活变得孤寂与封闭。
颔联“空山日晚阳乌促,古砌天阴络纬啼”进一步描绘了友人所在环境的幽静与凄凉。空旷的山野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寂静,太阳即将下山,乌鸦急促地飞回巢穴,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氛围。同时,“络纬啼”(络纬是昆虫名,叫声凄厉)也增添了环境的哀愁感,仿佛在诉说着友人的病痛与内心的苦楚。
颈联“夜冷谁人同襆被,地偏何处得刀圭”则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担忧。夜晚寒冷,无人陪伴,友人独自一人,身体不适,难以得到适当的照顾与治疗。这里“刀圭”指药剂,暗示了友人需要药物治疗,但身处偏远之地,获取药物可能极为困难。
尾联“一从消渴文园后,门外蓬蒿与榻齐”总结了对友人病情的感慨。引用了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子长,又称文园先生)的故事,以司马相如因病消渴(口渴难耐)而被贬为文园令为例,暗喻友人因病而生活困顿,门外杂草丛生,与床榻齐高,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生活环境的荒凉与病痛的折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