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梁鼎芬的作品,题为《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曹刑部在江上相遇的情景,以及对学术探讨的深入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人赞赏曹子的智慧和学问,提到他传承儒家薪火,且对学术有独到见解。同时,诗中也反映出对社会动荡、士人无术改变时局的忧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李固和季长、弥远的历史人物为例,批评了某些人的行为,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希望他们能肩负起时代的责任。结尾处,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只能寄情山水,而未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最后勉励年轻人要有担当。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学术和时事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