挛跛中杂兴二首(其二)
草《玄》不效龙蛇日,掺鼓空催雀鼠秋。
病有过家期已晚,官无抢地拜应休。
星轺度驿岚州使,喜说儒衣仗节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事纷扰之中,感叹才华横溢之士在古代也难免遭遇困境。首联"风物疏清尘事稠"以景起笔,暗示环境清冷而人事繁多,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颔联"草《玄》不效龙蛇日,掺鼓空催雀鼠秋"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学却难以施展,如同草书中的龙蛇未能展翅,战鼓声中只能空自催促时光流逝,暗寓怀才不遇的无奈。
颈联"病有过家期已晚,官无抢地拜应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仕途挫折,疾病缠身使得归家的愿望变得遥不可及,官场的失意让他意识到应该适时退隐。尾联"星轺度驿岚州使,喜说儒衣仗节游"以轻松的笔调转折,言及使者传递佳音,提及儒者持节出游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面对世事变迁的复杂心境。
词语解释
不效的意思:亦作“ 不効 ”。1.不明显。《韩非子·二柄》:“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梁启雄 注引《韵会》:“效,呈见也。”(2).谓失去常度。《后汉书·苏竟传》:“诸儒或曰:今五星失晷,天时谬错, 辰星 久而不効。” 李贤 注:“不効谓出入失度也。”(3).没有效果。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嘆,恐託付不效。” 明 王琼 《双溪杂记》:“皆不责问 陆完 等奉职不效之罪。”《红楼梦》第八十回:“只説心痛难忍,四肢不能转动,瘳治不效。”...
才难的意思:(1).谓人才难得。《论语·泰伯》:“才难,不其然乎?”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古人叹息於才难,故谓百世为随踵,不以璞非 崑山 而弃耀夜之寳,不以书不出圣而废助教之言。” 宋 苏轼 《乞擢用林豫札子》:“臣窃谓才难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财赋,除盗贼,干边鄙,兴利害,常有临事乏人之叹。” 清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故新政未行,则有才难之嘆,而用人每患其不公。”(2).难得的人才。 唐 皎然 《送裴判官赴商幕》:“ 商 洛 近京师,才难赴幕时。”...
掺鼓的意思:古代乐奏中的一种击鼓。特指《渔阳掺挝》。 宋 刘筠 《大酺赋》:“琵琶出於胡部,掺鼓发於 禰 狂。”...
尘事的意思:[释义](名)旧指世俗的事。 [构成]偏正式:尘(事 [例句]回忆尘事。(作宾语)...
风物的意思:◎ 风物 fēngwù[scenery]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风物长宜放眼量...
古时的意思:◎ 古时 gǔshí[in ancient times] 过去了的时代,系指古代...
过家的意思:(1).还乡。 宋 曾巩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诗:“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 宋 晁咏之 《贺同州侍郎启》:“伏审抗疏 中山 ,易符左辅,过家上冢,荣动乡邦。”(2).安家,过日子。《解放日报》1942.4.22:“ 孙老汉 的一位另过家的侄儿,要卖掉牛,不做庄稼了。被他狠狠的训了一顿。” 李叔德 《赔你一只金凤凰》:“只要人老实,会过家,肯吃苦,再加上脾气温顺,孝敬老人就行了。”...
龙蛇的意思:◎ 龙蛇 lóngshé[dragons and snakes] 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抢地的意思:触地,撞地。《战国策·魏策四》:“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宋 范成大 《霜后纪园中草木》诗之八:“风倒酴醿架,长条头抢地。”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南镇祈梦》:“功名志急,欲搔首而问天;祈祷心坚,故举头以抢地。”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小不霽,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
清尘的意思:(1).拂除尘埃。 汉 班固 《东都赋》:“雨师泛洒,风伯清尘。”(2).车后扬起的尘埃。亦用作对尊贵者的敬称。清,敬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犯属车之清尘。” 颜师古 注:“尘,谓行而起尘也。言清者,尊贵之意也。” 三国 魏 繁钦 《定情》诗:“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 南唐 陈陶 《寄兵部任畹郎中》诗:“常思 剑浦 别清尘,荳蔻花红十二春。” 王闿运 《丁文诚诔》:“侍清尘於 华阳 ,忝邦政之必闻。”(3).清轻的尘埃。 晋 左思 《魏都赋》:“增搆峩峩,清尘彯彯。” 唐 杜甫 《八...
雀鼠的意思:(1).麻雀和老鼠。《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操 怒,谓 融 曰:‘ 禰衡 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 宋 苏轼 《寄刘孝叔》诗:“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掛 神武 。”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2).粟鼠,大鼠。《诗·魏风·硕鼠》“硕鼠硕鼠” 三国 吴 陆玑 疏:“今 河 东有大鼠,能人立,交前两脚於头上,跳舞善鸣,食人禾苗,人逐则走,入树空中,亦有五技,或谓之雀鼠。其形大,故序云大鼠也。”(3).比喻小人。 唐 周昙 《博陆侯》诗:“...
儒衣的意思:(1).犹儒服。《后汉书·儒林传论》:“其服儒衣,称先王,游庠序,聚横塾者,盖布之於邦域矣。”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儒衣山鸟怪, 汉 节野童看。”(2).指穿儒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儿明作丈夫装,出与当世儒衣儒冠者流周旋晋接。”(3).借指儒生。 唐 皇甫曾 《送裴秀才贡举》诗:“儒衣羞此别,去抵 汉 公卿。”...
时流的意思:世俗之辈。《晋书·阮裕传》:“诸人相与追之, 裕 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韦庄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诗:“因循每被时流誚,奋发须由国士怜。”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蕙之笔能胜任也。”...
喜说的意思:见“ 喜悦 ”。...
星轺的意思: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仗节的意思:(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汉书·叙传下》:“ 博望 仗节,收功 大夏 ;贰师秉鉞,身衅 胡 社。” 唐 裴铏 《赵合》:“但当时时相使余不得仗节出此城,空加一貂蝉耳。”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相国仗节训兵,援旗誓众。”(2).坚守节操。《后汉书·吴汉传》:“贼众虽多,非有仗节死谊者也。”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仗节死难之臣, 宗旦 乃独不与。”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马文肃家书》:“慷慨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