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洪誓师
唐 · 王建
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
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
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
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僧:年老的和尚。古画:古老的画卷,比喻有古典韵味。
闲坐:安静地坐着。
语中听:话语中蕴含着值得聆听的道理。
识病:能识别疾病。
方书圣:医术高超的人,像编写药方的圣人。
谙山:熟悉山中环境。
草木灵:指草木的特性和灵性。
人来:人们前来。
多施药:经常施舍药物帮助他人。
愿满:心愿满足。
不持经:不拘泥于传统的诵经修行方式。
相伴:一起,相伴相随。
寻溪竹:沿着溪流旁的竹林探索。
秋苔:秋天的苔藓。
袜履青:袜子和鞋子上都沾上了青色的苔藓。
翻译
老和尚如同古画中的人物,静静地坐着,话语中透露着哲理。他擅长诊断病症如同医术高明的圣手,又熟悉山中草木,知晓它们的灵性。
人们常常来找他求药,而他心满意足,不拘于手持经文的形式。
他喜欢与人一同沿着溪边的竹林漫步,鞋袜上沾满了秋天的青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开篇“老僧真古画,闲坐语中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老僧对于艺术的追求和他超然物外的心境。"识病方书圣,谙山草木灵"则展示了老僧不仅精通医术,而且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接着,“人来多施药,愿满不持经”表明老僧乐于助人,但又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不为世俗之事所羁绊。最后“相伴寻溪竹,秋苔袜履青”则描绘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穿着简单的鞋子,在秋天的苔藓中漫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智慧又有修养、与世俗保持距离却又乐于助人的高尚形象。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王建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