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潼川漕仲房(其三)
宋 · 孙应时
鸿雁天涯到,云泥未阔疏。
汉卿来子墨,秦殿识中书。
欲作辽东献,空惭楚地馀。
寒虫吟露草,此意合怜渠。
汉卿来子墨,秦殿识中书。
欲作辽东献,空惭楚地馀。
寒虫吟露草,此意合怜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又寄潼川漕仲房(其三)》。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文化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哀愁与不满。
首句“鸿雁天涯到”,以大雁的迁徙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远,“云泥未阔疏”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物我两忘的境界,显示出诗人对远古文化的向往。
“汉卿来子墨”,这里的“汉卿”指的是西汉末年的文学家、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他的《子虔箴》是一篇著名的辞赋,而“秦殿识中书”则是说秦始皇时期的宫殿之中藏有古籍,诗人通过这两处历史文化的点缀,表达了对古代文艺的怀念和敬仰。
“欲作辽东献”,表明诗人想要像古人那样创作出传世佳作,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空惭楚地馀”则是一种自谦之词,觉得自己在文学上并未有所建树,因此感到羞愧。
最后两句“寒虫吟露草,此意合怜渠”,通过描写寒冷的早晨,露水中的小虫鸣叫,以及对这种景象产生的情感联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哀伤。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才华未能充分展现的遗憾,以及对过往时代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