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典卿履常参学
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
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
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
君今乘槎问星汉,名已籍仙政何患。
蚕茧工夫何足筹,龙墀勋业须早办。
作诗赠君当马鞭,梅花送春入冷边。
与君同舍我无缘,天其或者须同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文章:文学作品。正气:正义之气。
朱君:指朱先生。
钟吕:古代乐器,比喻人才。
康瓠:庸才。
廷魁:朝廷状元。
尪羸:瘦弱,形容人有骨气。
立则:一旦。
衔枚:古代行军时防止喧哗,口中含枚。
星汉:星河。
籍仙政:在仙界或神话中的地位。
蚕茧工夫:比喻辛勤努力。
勋业:功绩,事业。
马鞭:比喻激励或鞭策。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冷边:寒冷的边疆,比喻艰难环境。
同舍:室友。
同年:同一年出生。
翻译
长久以来文章缺乏正气,作者期待谁能承继其志。直到晚年才遇见朱先生,如钟吕齐鸣,庸才皆被淘汰。
你看今年朝廷的状元郎,他的风骨多么刚健有力。
我们还未建立名声,一旦成名,万人瞩目。
如今你乘坐木筏探索星河,名声已在仙界确立,无需忧虑。
编织蚕茧般的努力不算什么,尽早建功立业才是关键。
这首诗作为你的鞭策,梅花寄予春天的寒意,愿它伴随你。
虽与你同住一室无缘分,或许上天安排我们会同年同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送朱典卿履常参学》。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朋友才能和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共同事业的期待。
"文章久矣乏正气,作者付谁传位置。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
这几句通过对文人缺乏真才和正统声音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朱典卿的发现和重视。"天庠"指的是朝廷或官方的学府,朱君得以进入,这显示了诗人对朱典卿才能的认可。
"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
这里赞美朱典卿在当年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就,"一种风骨"指的是独特的文采和气质。诗人自谦为"吾曹"(我们这一类人),表达了对朱典卿未来声名大噪的预期。
"君今乘槎问星汉,名已籍仙政何患。蚕茧工夫何足筹,龙墀勋业须早办。"
诗人鼓励朱典卿乘着学问之舟探索星辰(比喻追求更高的学术和精神境界),并表明他已名列仙籍,即获得了官方的认可。"蚕茧工夫"指的是细致入微的工夫,"龙墀勋业"则象征着宏伟的事业。
"作诗赠君当马鞭,梅花送春入冷边。与君同舍我无缘,天其或者须同年。"
最后几句是诗人以诗作为礼物馈赠给朱典卿,并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君同舍我无缘"表明诗人与朱典卿无法共处,但期望在天命所定的一年里能再次相聚。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才能的赞美、对未来共同事业的期待以及送别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