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题漱玉赏析

寄题漱玉

宋 · 徐集孙
一派潺湲迸石溪,直疑寒碧练玻璃。
百川流去须归海,万籁喧来有定时。
桥接丹山横夜月,柳笼碧草拂晴曦。
吟庐此去虽相近,争似閒鸥立渺瀰。

拼音版原文

pàichányuánbèngshízhíhánliàn

bǎichuānliúguīhǎiwànlàixuānláiyǒudìngshí

qiáojiēdānshānhéngyuèliǔlóngcǎoqíng

yínsuīxiāngjìnzhēngxiánōumiǎo

注释

潺湲:形容流水缓慢流淌。
迸:突然涌出。
寒碧:寒冷而清澈的绿色。
练玻璃:像玻璃一样透明的液体。
百川:众多的河流。
万籁:各种声音。
喧来:喧闹声传来。
定时:有规律,定时出现。
丹山:红色的山。
夜月:夜晚的月亮。
晴曦:晴朗的早晨阳光。
吟庐:诗人的居所。
争似:怎能比得上。
閒鸥:悠闲的鸥鸟。
渺瀰:广阔无垠的水面。

翻译

一条溪水潺潺流过石头,仿佛寒冷的绿色像玻璃般明亮。
所有的河流最终都会流入大海,万物的喧嚣也有它固定的时候。
桥梁连接着红色的山峦,横跨夜晚的月色,柳树笼罩着碧绿的草地,迎接清晨的阳光。
虽然我的居所离这里很近,但怎能比得上悠闲的鸥鸟在广阔的水面自由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一派潺湲迸石溪"写出了溪水从岩石间流淌,声音清脆,仿佛玻璃般的寒碧。"百川流去须归海,万籁喧来有定时"寓言自然法则,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即使喧闹也有止息之时。"桥接丹山横夜月,柳笼碧草拂晴曦"描绘了桥梁横跨在红色山峦上,夜晚月光洒落,而柳树下的碧草在清晨阳光下摇曳生姿。最后两句"吟庐此去虽相近,争似閒鸥立渺瀰"表达了诗人虽然住所靠近美景,但还是觉得不如悠闲的鸥鸟自在地栖息于广阔的水面。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