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读沈约传怒其缓颊卖国发上冲冠然古今人每壮其东阳八篇文辞未有少之者因次卿登楼新什辄效立春体制和且摅所怀云
宋 · 潘良贵
隐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堕泪碑。
国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犹嗟鞶带移。
登览寒烟萦远目,凄凉夕照谢高榱。
伤心往事君须赋,恐有遒人来采诗。
国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犹嗟鞶带移。
登览寒烟萦远目,凄凉夕照谢高榱。
伤心往事君须赋,恐有遒人来采诗。
鉴赏
这首诗是潘良贵宋代的作品,通过对沈约传记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沈约在国家危难时仍选择妥协,导致国破家亡行为的愤怒与鄙视。他借用"堕泪碑"的形象,暗示沈约的失节让人感到羞耻。诗人批评沈约在国势倾覆之际,未能挺身而出,即使自身得以保全,也因地位变化而心生悲哀。
"国危忍助神鼎覆"一句,将国家比喻为神鼎,强调了沈约在关键时刻的背叛。"身免犹嗟鞶带移"则进一步指出,沈约虽然逃脱了直接的灾难,但仍为自己的退缩和改变而遗憾。诗人登高远望,寒烟凄迷,夕阳西下,这些景象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气氛。
最后,诗人鼓励读者沈约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被深刻反思和描绘,以免后世有人效仿其错误。他期待有才华的诗人能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反映真实情感的诗歌。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和对文学创作的期望,具有强烈的讽刺和警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