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四)
明 · 袁宗道
泉路飘零久,人间惆怅深。
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
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
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泉路飘零久”描绘了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孤独与漂泊,暗示生命的终结。接着“人间惆怅深”则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表现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思念与哀痛。
“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这两句通过家庭关系的描述,强调了亲情的纽带,即使亲人已逝,但心中的思念与情感并未因此而消减。同时,“觅鬼不灰心”也体现了对逝者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无法被虫鼠战胜的鸺鹠(一种夜行性猛禽),暗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或灵魂依然强大,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传达出对逝者精神力量的认可与赞美。
最后,“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这两句是对逝者生前智慧与品德的肯定,鼓励生者要学习逝者的精神,面对生活的苦难时,应坚韧不拔,不应沉溺于悲伤之中。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更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后人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