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与长老夜话出故人俞宋护书予至山之日俞书适至书中又相问讯感而赋诗二篇俞郊居婺源草堂蔬圃教子读书乡人重之闻近苦目疾殊可念(其二)赏析

与长老夜话出故人俞宋护书予至山之日俞书适至书中又相问讯感而赋诗二篇俞郊居婺源草堂蔬圃教子读书乡人重之闻近苦目疾殊可念(其二)

宋 · 王洋
法海空门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维摩。
道无同异要当尔,命有穷通可奈何。
两目再清张籍在,一经传子凤毛多。
饱闻行业书乡社,得失功名付浩歌。

注释

法海:佛教中的法海,可能指代某位高僧。
伏波:古代将领的封号,比喻老练的僧人。
婺源: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槐市:古代市场名,此处指维摩生病的地方。
维摩:佛教人物,此处可能指代患病的僧人。
一经:指一部经典或佛法。
凤毛:比喻优秀的人才。
书乡社:乡村社区中的读书活动。
浩歌:大声歌唱,表示豪放的情感。

翻译

法海禅师如老将伏波,婺源槐市中维摩生病。
修行之道不论异同,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定,命运有穷有通又能如何。
他的眼神依然清澈,如同张籍在世,佛法经他传授,弟子如凤凰般优秀。
他在乡社广为传扬善行和学问,对于得失功名,只愿以豪放的歌声来寄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与长老共度时光,回忆过往,谈论生命中的得失。诗中充满了对朋友、家人的思念和关怀,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法海空门老伏波,婺源槐市病维摩"两句通过佛教中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健康状况的关心。

"道无同异要当尔,命有穷通可奈何"这两句则是在探讨生命和命运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无法掌控的无奈与思考。

接下来的"两目再清张籍在,一经传子凤毛多"表明诗人珍视眼前简单而纯净的生活,以及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承。

最后,"饱闻行业书乡社,得失功名付浩歌"则是对个人成就与社会评价的一种反思,通过音乐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对人生、友情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