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林子本茅草堂奉答见赠之作(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城东胜地是长塘,汝作松坡一草堂。
兰蕙不教花箭少,荼蘼肯任露华香。
依依白首惟春色,隐隐南朝祗夕阳。
念我多情同庾信,平生萧瑟在辞章。
兰蕙不教花箭少,荼蘼肯任露华香。
依依白首惟春色,隐隐南朝祗夕阳。
念我多情同庾信,平生萧瑟在辞章。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过林子本茅草堂奉答见赠之作(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林子本茅草堂的访问与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
首联“城东胜地是长塘,汝作松坡一草堂”,开篇点明地点,以“长塘”和“松坡”为背景,描绘出一个宁静而雅致的环境,引出友人的居所——“一草堂”。这里不仅展现了草堂的简朴与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主人的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颔联“兰蕙不教花箭少,荼蘼肯任露华香”,通过兰花、蕙草、荼蘼等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兰花与蕙草象征高洁与幽静,而荼蘼则以其独特的香气,展现出一种不畏风雨、坚韧生长的精神。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品格的隐喻。
颈联“依依白首惟春色,隐隐南朝祗夕阳”,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巧妙融合。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能在春日里寻找一丝生机,而南朝的辉煌已如夕阳般渐渐远去。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与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尾联“念我多情同庾信,平生萧瑟在辞章”,将自己与古代文人庾信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屈大均在此处自比,既是对友人情感的共鸣,也是对自己文学追求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