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淅江涨
淅故以江名,暴与众壑会。
初惊沙石卷,稍觉川谷隘。
雷风入先驱,大块供一噫。
千帆鼓前浪,万马接后派。
崩崖不暇顾,拔木无留碍。
凭陵如藉势,洄洑各有态。
平分乍舒徐,怒触忽碎坏。
云蒸楚树杪,雪映商岭背。
髣髴千丈潮,恍与海门对。
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鳞介。
阳侯富阴族,万首露光怪。
翠蕤澹偃蹇,钲鼓乱?磕。
永怀疏凿力,重叹神禹大。
乾坤海为壑,未碍变横溃。
纳污非无处,流恶聊自快。
投诗与龙盟,涤荡烦一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淅江洪水暴涨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干旱之后大雨倾盆,江水迅猛上涨的情景。他运用比喻,如"沙石卷"、"川谷隘",形象地刻画了水势之急和冲击力之大。接着,诗人描述了江水如同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山崖崩塌、树木拔起的场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威力。
随着江水的高涨,诗人又描绘了云雾缭绕、雪光映照的奇幻画面,仿佛与海门相接,充满了神秘感。他还借用了神话中的勇士佽飞和燃犀故事,以及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形象,赞美了水的力量和人类对它的敬畏。
最后,诗人感慨于水既能带来生机,也能引发灾难,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深深敬意,同时也寓言般地指出,尽管洪水泛滥,但仍能找到容纳和疏导的方法,寓意着人应顺应自然,妥善处理困境。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元好问在描绘自然景象时的独特艺术才华。
词语解释
拔木的意思:大风拔起树木。古人以为灾异之变。语出《书·金縢》:“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汉书·刘向传》:“ 高宗 、 成王 亦有雊雉、拔木之变,能思其故,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 成王 有復风之报。”《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厥灾风雨雾,风拔木,乱五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弘治异变》:“ 苏 、 常 、 镇 三府,风雨骤作,拔木飘瓦,潮水泛滥。” 清 龚自珍 《礼龙树斋结鬘都序》:“偈曰:‘没迴避处,由法身遍,拔木毁舍,是谁知见?’”...
不暇的意思:[释义](形)没有时间,忙不过来。 [构成]偏正式:不〔暇 [例句]应接不暇。(作宾语)...
川谷的意思:(1).河流。《老子》:“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唐 储光羲 《过新丰道中》诗:“雷雨杳冥冥,川谷漫浩浩。”(2).河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羊桃》:“羊桃生山林、川谷及田野。”...
翠蕤的意思:(1).缀有翠羽的饰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错翡翠之威蕤”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或作‘错纷翠蕤’。”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翠蕤羽釵,緑秀金枝。”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诗:“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2).饰以翠羽的旗帜。 唐 杜甫 《魏将军歌》:“欃枪荧惑不敢动,翠蕤云旓相荡摩。” 仇兆鳌 注引 吕东莱 曰:“翠蕤云旓,皆旗也。”按, 唐 人仪仗中有旗名萎蕤,以翠羽饰其上,军中亦用之,省称“翠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我时驂鸞追散仙,但见金支...
大块的意思:(1).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成玄英 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羣生。” 李善 注:“大块,谓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2).犹大片。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三节:“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 日本 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更使已经变成半殖民地的 中国 的一大块...
涤荡的意思:[释义](动)洗涤,清除。 [构成]并列式:涤+荡 [例句]心灵受到涤荡。(作宾语)[同音]的当...
鼓乱的意思:煽动祸乱。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卿谏赏盗》:“趋而不禁,人尽盗矣。是鼓乱也,不臧孰甚焉?”...
光怪的意思:(1).神奇怪异的现象。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 高祖 ﹞尝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 负 等异之。”《汉武故事》:“ 宣帝 亲祠 甘泉 ,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羣鸟翔舞蔽之。 宣帝 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2).引申为离奇古怪。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陆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3...
海门的意思: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横溃的意思:(1).河水决堤横流。《文选·王褒<洞箫赋>》:“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 张铣 注:“忽如水流之纵横溃乱。”《宋史·河渠志三》:“若舍故道,止从北流,则虑 河 下已湮,而上流横溃,为害益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若令 蜀江 出峡后即挟众水直趋 东海 ,其间 吴 楚 经由之地,横溃衝决,将有更甚於 黄河 者。”(2).比喻溃乱。《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天地中横溃,家王拯生民。” 李善 注:“横溃,以水喻乱也。”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洄洑的意思:亦作“ 洄澓 ”。湍急回旋的流水。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徐荣 者, 琅琊 人。尝至 东阳 ,还经 定山 ,舟人不惯,误堕洄澓中。”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浙江 潮自 海门 东来,势如雷霆,而 浮山 峙於江中,与 渔浦 诸山犬牙相错,洄洑激射,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 严复 《说诗用琥韵》:“譬比万斛泉,洄洑生微澜;奔雷惊电餘,往往造平淡。”...
蛟鳄的意思:亦作“ 蛟鰐 ”。蛟龙与鳄鱼。亦泛指凶猛的水中动物。 宋 陆游 《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涛澜汹涌,蛟鱷出没。” 宋 毛滂 《八节长欢·送孙守公素》词:“涛波何处试蛟鰐,到白头犹守溪山。” 金 元好问 《观浙江潮》诗:“ 佽飞 鬭蛟鱷,然犀出鳞介。”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鼎涂百物御魍魎,驱使蛟鱷驯黿鼉。”...
惊沙的意思:《惊沙》 -介绍 《惊沙》是以秦基伟将军为原型,讲述了红军战士在衣不遮体、缺少弹药的情况下和彪悍、战备精良的马家军精锐部队血战临泽,最终在秦基伟将军的指挥下守城3天,突出重围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基本信息 中文名:惊沙 制片地区:中国 导演:安战军 类型:战争 上映时间:2011年3月12日 原名:秦基伟血战临泽 演员 徐僧 饰 秦基伟 国歌 饰 桂芳 高子沣 饰 韩仕宏 刘鉴 饰 彭定山 郭东文 饰 郑义斋 剧情简介 电影剧照(15张)2011年3月11日,据报道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及北京紫禁城影业...
雷风的意思:亦作“靁风”。1.雷和风。《易·说卦》:“雷风相薄。”《汉书·郊祀志下》:“水火不相逮,靁风不相誖。” 唐 韩愈 《贞女峡》诗:“江盘峡束春湍豪,雷风战鬭鱼龙逃。” 宋 陆游 《醉书秦望山石壁》诗:“擘波浴海出日月,破山卷地驱雷风。”(2).比喻巨大的声威。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建屯益兵,宣扬雷风,冀以折衝万里,震怖 匈奴 。”...
鳞介的意思:(1).泛指有鳞和介甲的水生动物。 汉 蔡邕 《郭有道碑序》:“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宋 黄庭坚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士弊禾黍恶,水烦鳞介劳。”(2).比喻卑贱小人。 柳亚子 《吊刘烈士炳生》诗之四:“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留碍的意思:犹阻碍,障碍。《晋书·马隆传》:“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鎧,行不得前, 隆 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璵弟》诗:“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
露光的意思:(1).露水珠反射出来的光耀。 唐 元稹 《夜合》诗:“綺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五:“花儿吐出蕊,叶儿上闪着露光。”(2).借指露水珠。 南朝 梁元帝 《和刘尚书侍五明集诗》:“露光枝上宿,霞影水中轻。” 隋 江总 《答王筠早朝守建阳门开》诗:“御沟槐影出,仙掌露光晞。” 唐 刘禹锡 《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
门对的意思:◎ 门对 ménduì[antithetical couplet written on doors] 过新年或有婚庆喜事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家家贴门对,户户挂钱章。——《钟馗传》...
凭陵的意思:◎ 凭陵 pínglíng[invade and harass] 侵扰凭陵中原...
平分的意思:[释义](动)平均分配。 [构成]偏正式:平(分 [例句]这些水果咱俩平分。(作谓语)[同音]评分...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千丈的意思: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千帆的意思:众多的帆船。 唐 刘禹锡 《酬白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宋 王安石 《江上》诗之二:“青山繚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明 陈子龙 《宁前边词》诗之一:“千帆北转 敖仓 粟,万骑东驰少府金。”...
燃犀的意思: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七:“ 晋 温嶠 至 牛渚磯 ,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后以“燃犀”为烛照水下鳞介之怪的劐典实。 宋 辛弃疾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金 元好问 《观淅江涨》诗:“佽飞鬭蛟鱷,燃犀出鳞介。”亦用为洞察奸邪、明烛幽微之典。 郭沫若 《题吴敬梓纪念馆》诗:“一史绩儒林,燃犀烛九阴。”...
沙石的意思:◎ 沙石 shāshí[sand and stone] 沙和碎石子...
商岭的意思:即 商山 。 唐 黄滔 《蒋先辈启》:“ 相如 徵出于 上林 , 贾谊 召来于 宣室 ,不然者隐于 商岭 ,栖向 傅巖 ,克俟搜罗,直膺梦寐。” 唐 张乔 《题郑侍御蓝田别业》诗:“小径通 商岭 ,高窗见 杜陵 。”参见“ 商山四皓 ”。...
神禹的意思:夏禹 的尊称。《庄子·齐物论》:“无有为有,虽有 神禹 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成玄英 疏:“迷执日久,惑心已成,虽有 大禹 神人,亦不令其解悟。” 金 王渥 《三门津》诗:“ 大河 三门 险, 神禹 万世功。” 明 高启 《石射堋》诗:“疑是 神禹 治水时,来教鬼射降妖精。” 胡小石 《犊儿矶水府寺宿》诗:“ 神禹 昔驱水,鸿濛万灵奔。”...
首露的意思:指承认过错或坦白罪行。《唐律疏议·名例·盗诈取人财物首露》:“诸盗诈取人财物而於财主首露者,与经官司自首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初, 元昊 反,阴诱属 羌 为助, 环庆 酋长六百人约与贼为乡导,后虽首露,犹怀去就。”...
舒徐的意思:从容不迫。 唐 元稹 《张校书元夫》诗:“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元 周伯琦 《鸳鸯泺作》诗:“舒徐八骏游,相羊 瑶池 乐。”《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 王三老 和 朱世远 见那小学生行步舒徐,语音清亮,且作揖次第,甚有礼数,口中夸奬不絶。”...
疏凿的意思:亦作“踈凿”。开凿。 唐 皇甫冉 《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唐 胡曾 《咏史诗·故宜城》:“ 武安 南伐勒 秦 兵,踈凿功将 夏禹 并。” 宋 范成大 《初入巫峡》诗:“伟哉神 禹 跡,疏凿此山川。” 清 吴伟业 《滇池铙吹》诗:“莫向 昆明 道疏凿,道人知已劫灰销。”...
树杪的意思: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 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於树杪。” 唐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阶上,仰见树杪两红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渐没。”...
无处的意思:(1).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孟子·公孙丑下》:“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 赵岐 注:“我在 齐 无事,於义未有所处也。义无所处而餽之,是以货财取我。”(2).犹无为,无常。《吕氏春秋·圜道》:“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高诱 注:“有处,有为也。有为则不能化,乃无处为也。”(1).没有处所;没有地方。《楚辞·九辩》:“年洋洋以日往兮,老嵺廓而无处。”《汉书·高后纪》:“汝为将而弃军, 吕氏 今无处矣。” 颜师古 注:“言见诛灭,无处所也。”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先驱的意思:◎ 先驱 xiānqū[pioneer] 最初发现或帮助发展某种新事物的人,为别人作出可仿效的榜样或为别人铺平可接踵而行的道路者我们青年中的先驱...
偃蹇的意思:◎ 偃蹇 yǎnjiǎn(1) [stand tall and erect]∶高耸(2) [arrogant]∶骄横;傲慢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 [tired out]∶困顿;窘迫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4) [meanding]∶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阳侯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 阳侯 之波,则舟覆矣。” 鲍彪 注:“説 阳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神歟?”《淮南子·览冥训》:“ 武王 伐 紂 ,渡於 孟津 , 阳侯 之波,逆流而击。”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仰希圣明眷,下戢 阳侯 波。”(2).借指波涛。《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马茂元 注:“阳侯,波涛之神,这里用作波涛的代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 惠子 ,上相之标...
一再的意思:◎ 一再 yīzài[many times;time and again;again and again] 一次又一次地...
一雨的意思:(1).一场雨。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诗:“如彼旱天云,一雨百穀滋。” 宋 苏轼 《喜雨亭记》:“一雨三日,繄谁之力!” 许杰 《枉生女士》:“所谓‘终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这种时候而言的。”(2).佛经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说一味之法,众生随机缘而有差别,如草木之于雨。《金刚三昧经·序品》:“犹如一雨润,众草皆悉荣,随其性各异。” 唐 皎然 《听素法师讲法华经》诗:“应机如一雨,谁不涤心尘。”...
阴族的意思:水族。 金 元好问 《观淅江涨》诗:“阳侯富阴族,万首露光怪。”...
永怀的意思:(1).长久思念。《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明 夏完淳 《效潘安仁<悼亡>》诗:“永怀寄寒夜,冥冥空怀抱。”(2).咏怀;抒发情怀。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序:“岁云夕兮,慨然永怀。”...
垣屋的意思:(1).有围墙的房屋。《史记·萧相国世家》:“ 何 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2).围墙和房屋。《后汉书·杨震传》:“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
云蒸的意思:(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
钲鼓的意思:(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 陈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阳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师拓 《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鉦鼓散云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闐而为鉦鼓。”(2).并称以言兵事。《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 孙 吴 兵法,战阵之具,鉦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自快的意思:自己寻得快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我寧游戏污瀆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羈,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后汉书·邓禹传》:“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帛,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