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新秋杂感四首(其四)赏析

新秋杂感四首(其四)

清 · 曹铭彝
鹈鴂先鸣萎众芳,好音空复系潇湘。
昏灯院宇苔花湿,暮雨山桥木叶荒。
前代不群谋鸷鸟,几人先戒得鸾皇。
女媭野庙秋风泪,数断砧声已渺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首句“鹈鴂先鸣萎众芳”以鹈鴂的啼鸣预示着百花凋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衰败。接着,“好音空复系潇湘”一句,通过虚写潇湘之地的美好声音,反衬出现实的寂寥与空无。

“昏灯院宇苔花湿,暮雨山桥木叶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荒凉。昏暗的灯光下,苔藓湿润,院落显得更加幽静;山桥之上,木叶飘零,一片荒芜之景。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氛围。

“前代不群谋鸷鸟,几人先戒得鸾皇”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以“鸷鸟”与“鸾皇”的对比,暗示了英雄与平庸之间的差距,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这里的“鸷鸟”可能象征着那些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功名的人物,而“鸾皇”则代表了理想中的卓越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

最后,“女媭野庙秋风泪,数断砧声已渺茫”两句,将情感聚焦于民间,通过描述女媭(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常与巫术、预言相关)在秋风中哭泣的情景,以及远处砧声的消失,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这种哀伤的情绪,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