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山山居杂诗(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
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
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
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
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
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
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
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
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
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三台山山居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透露出诗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照顾母亲,营造宁静生活的态度。接着,“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描绘了南湖的清澈与幽静,以及其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则展现了兄弟们在秋天收获后的辛劳与疲惫,而“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则表达了对自然更替、生命盛衰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担忧,但紧接着“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又展现了一种积极面对困难、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态度贯穿于整首诗,使得诗人在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乐观和坚韧。
后半部分“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乐趣,孩子们的陪伴让生活充满温馨与欢笑。而“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则通过凉风、红叶等自然景象,以及对公务的向往与对山中家园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