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门
清 · 汪天与
鸟道直穿云,不假盘旋上。
有时膝代足,手扪那容杖。
目眩怯回头,坐稳时一放。
精神犹惚恍,心胸为涤荡。
力竭到峰巅,平衍神忽王。
亟趋西海门,路转光明藏。
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
夕阳在西麓,倒射芙蓉幛。
谁为问巨灵,仙窟何年创?石床置碧霄,玉屏列丹嶂。
云峦一万重,三神山在望。
何须蹑仙踪,且快兹游壮。
有时膝代足,手扪那容杖。
目眩怯回头,坐稳时一放。
精神犹惚恍,心胸为涤荡。
力竭到峰巅,平衍神忽王。
亟趋西海门,路转光明藏。
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
夕阳在西麓,倒射芙蓉幛。
谁为问巨灵,仙窟何年创?石床置碧霄,玉屏列丹嶂。
云峦一万重,三神山在望。
何须蹑仙踪,且快兹游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徒步攀登险峻山路的情景,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鸟道穿云的奇妙景象和登顶后的壮丽景色。"鸟道直穿云,不假盘旋上"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和直接,仿佛飞鸟之道。"膝代足,手扪"形象地刻画了攀爬的艰辛,"目眩怯回头,坐稳时一放"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到达峰巅后,诗人感到精神焕发,心灵得到洗涤,"平衍神忽王"表达了豁然开朗的心境。接着,他欣赏着夕阳映照下的群峰和如画的风景,对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不已。最后,诗人表示无需追寻仙踪,眼前的美景已足以让他感到畅快淋漓,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豪迈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登山过程和山顶风光,展现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和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