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一首奉柬吕徐二佥宪
马渴时窥井,乌驯不畏人。
衣冠更异俗,书律在同寅。
辽海通东北,应知服化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清心的画面。"心清馀白日",诗人的心灵清澈如白昼,反映出其内心的纯净与超脱。"地迥隔红尘",通过空间的辽阔和环境的偏远,强调了诗人与世俗的疏离,暗示着他对纷扰世事的淡然态度。
"马渴时窥井,乌驯不畏人",这两句通过马儿饮水和乌鸦亲近人的场景,进一步刻画出这里的和谐与安宁,动物们表现出的信任与自由,也映射出诗人所处环境的自然与平和。
"衣冠更异俗,书律在同寅",诗人描述了自己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与世俗不同,但与朋友间的交往却遵循共同的规则,体现了他的独特个性与群体认同的平衡。
最后两句"辽海通东北,应知服化淳",诗人以辽海连接东北之地为背景,表达了对边疆地区文化风俗淳朴的赞美,暗含着对国家统一和文化交融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淳朴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和谐的愿景。刘崧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传达了他的人生哲学。
词语解释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东北的意思:◎ 东北 Dōngběi(1) [Northeast China]∶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2) [northeast]∶泛指东北方向...
服化的意思:顺服归化。《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晋书·羊祜传》:“今天下自服化已来,方渐八年。”...
海通的意思:与海外通航。 严复 《译<天演论>例言》:“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汽车飞艇,价值既远过于大轿马车,租界和外国银行,也是海通以来新添的事物。” 钱锺书 《围城》二:“海通几百年来,只有两件西洋东西在整个 中国 社会里长存不灭。”...
红尘的意思:[释义](名)旧指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红(尘 [例句]看破红尘。(作宾语)...
化淳的意思:(1).教化淳厚。《隋书·音乐志下》:“功高德重,政謐化淳。鸿休永播,久而弥新。”(2).指淳厚的教化。 唐 杨炯 《盂兰盆赋》:“鼓天地之化淳,作皇王之轨躅。”...
迥隔的意思:亦作“逈隔”。远远隔绝。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假诗》:“近世有江湖诗者,曲心苦思,既与造化逈隔,朝推暮敲,又未以溉其本根,而诗於是乎始卑。” 清 孔贞瑄 《泰山纪胜·御帐崖》:“诸水从云间奔赴,顿觉冷然与人世迥隔。”...
辽海的意思:◎ 辽海 Liáohǎi[southea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泛指现在辽宁省东南一带,古代这些地方常有战事。这里借指战场...
同寅的意思:◎ 同寅 tóngyín(1) [fellow officials]∶同僚;旧称在一个部门当官的人同寅恭和衷哉。——《书·皋陶谟》(2) [of the same age] 〈方〉∶年岁相同我俩同寅...
异俗的意思:(1).风俗不同。《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荀子·正名》:“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问》诗之一:“异俗可吁怪,斯人难并居。”(2).诡异的习俗。《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汉书·礼乐志》:“易乱除邪,革正异俗。”(3).指异域,或荒僻地区。 晋 慧远 《沙门袒服论》:“中国之所无,或得之於异俗。”《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効著於同文。” ...
衣冠的意思:◎ 衣冠 yīguān(1) [clothes and hat]∶衣服和礼帽(2) [dress]∶服饰衣冠不整(3) [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