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缥缈岭纳凉赏析

缥缈岭纳凉

清 · 洪亮吉
云门古松三十七,三十六株鳞尽裂。
一松蟠蟠径离石,势欲上天犹去尺。
白云移松巅,巨石忽欲走。
岩风吹征衣,上险切星斗。
石镜露落,山泉微光。
暝色入树,松花初黄。
人间残暑不至此,鹤氅乍著宜新凉。
云光深,霞色浅,倒影空濛众山显。
枕泉半日不饮泉,饱向松梢餐露眼。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洪亮吉在缥缈岭上欣赏古松纳凉的情景。首句“云门古松三十七,三十六株鳞尽裂”以数字起笔,强调古松之多且老,其皮如龙鳞般裂开,形象生动。接着,“一松蟠蟠径离石,势欲上天犹去尺”描绘了一棵松树盘根错节,仿佛要直插云霄,展现了松树的雄姿。

诗人进一步通过“白云移松巅,巨石忽欲走”和“岩风吹征衣,上险切星斗”的描绘,渲染了环境的险峻与神秘,自己身处其中的感受也显得更加鲜明。接下来,他捕捉到自然的细节,如“石镜露落,山泉微光”,以及“松花初黄”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人间残暑不至此,鹤氅乍著宜新凉”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喜爱,仿佛暑气都被这山间美景所消解。最后两句“云光深,霞色浅,倒影空濛众山显”描绘了光影交错的美景,而“枕泉半日不饮泉,饱向松梢餐露眼”则流露出诗人沉浸于自然,忘却俗世的悠然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缥缈岭的自然风光,通过诗人自身的感受,传达出对清凉避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