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闻蝉作赏析

闻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梧柳阴森隐画船,临风日夕听凉蝉。
食薇三载容颜好,谁信夷齐不是仙。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闻蝉作》。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梧柳、画船、凉蝉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幽深而清凉的氛围。

首句“梧柳阴森隐画船”,以“梧柳”象征着自然界的静谧与深邃,而“阴森”一词则赋予了环境一种神秘而略带寒意的感觉。在这样的背景下,“画船”仿佛是画面中的一抹亮色,它不仅代表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也暗示着诗人的存在。这句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存。

次句“临风日夕听凉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的氛围。傍晚时分,微风吹拂,凉蝉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为这宁静的时刻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这里通过听觉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后两句“食薇三载容颜好,谁信夷齐不是仙”,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升华。这里引用了伯夷和叔齐的故事,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而隐居山林,以薇菜为食,最终饿死。屈大均在此处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他通过“食薇三载容颜好”这一细节,强调了隐居生活对于心灵的滋养,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谁信夷齐不是仙?”以此来表达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