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景明知江陵县
宋 · 叶适
吾友赵景明,材绝世不近。
疏通无流连,豪俊有细谨。
尤精人间事,照见肝膈隐。
忽然奋须髯,万事供指准。
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
久已受褒封,谁能困嘲摈。
四十七年前,时节忧患尽。
去作江陵公,风雨结愁愠。
昔称长官贵,今叹服劳窘。
夜光傥无因,早晦行自引。
田园多遁夫,未必抱奇蕴。
勉发千钧机,一射强虏殒。
疏通无流连,豪俊有细谨。
尤精人间事,照见肝膈隐。
忽然奋须髯,万事供指准。
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
久已受褒封,谁能困嘲摈。
四十七年前,时节忧患尽。
去作江陵公,风雨结愁愠。
昔称长官贵,今叹服劳窘。
夜光傥无因,早晦行自引。
田园多遁夫,未必抱奇蕴。
勉发千钧机,一射强虏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赵景明:诗人的好友。材绝世不近:才情超群无人能比。
疏通无流连:处事通达,没有拖沓。
豪俊有细谨:豪放而细致。
人间事:人情世故。
肝膈隐:人心深处的秘密。
奋须髯:神情激昂。
伐胡:征讨胡人。
诛镇:平定叛乱。
褒封:赞扬和封赏。
忧患尽:过去的忧虑。
江陵公:官职名。
愁愠:愁绪。
长官贵:尊贵的官员。
服劳窘:劳苦困顿。
夜光:比喻有才华的人。
遁夫:逃避现实的人。
千钧机:强大的力量。
强虏殒:击毙强敌。
翻译
我的好友赵景明,才情超群无人能及。他处事通达,没有拖沓,豪放而细致。
尤其精通人情世故,洞察人心深处的秘密。
突然间,他神情激昂,任何事情都能成为他的决断依据。
汉朝勇士曾征讨胡人,唐朝军队也曾平定叛乱。
他早已受到朝廷的赞扬和封赏,谁能让他陷入困境被嘲笑?
四十七年前,那些忧虑都已过去。
他离开时,担任江陵公,风雨中满含愁绪。
过去他被誉为尊贵的官员,如今却感叹劳苦困顿。
如果夜晚的明珠没有机会发光,就只能早早隐藏自我。
乡村有很多逃避现实的人,他们不一定拥有非凡才能。
他尽力发挥出强大的力量,一箭就能击毙强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所作,名为《送赵景明知江陵县》。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赵景明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能的高度评价。
诗中“材绝世不近”表达了赵景明才华横溢,与常人迥异的特点。“疏通无流连,豪俊有细谨”则描绘他处理事务既能大局为重,又不失细节之慎。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照见肝膈隐”,显示出赵景明洞察人心、识别隐微的能力。
诗人在赞美中并不忘记历史的沉浮,“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两句,通过对古代名将事迹的点缀,进一步凸显赵景明的英勇和才能。随后“久已受褒封,谁能困嘲摈”表达了赵景明早已受到朝廷的封赏,而他的才华实力,无人能够限制。
然而,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时间流转而发生变化。“四十七年前,时节忧患尽。去作江陵公,风雨结愁愠”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段时间里,赵景明由长官贵变为服劳窘,境遇有所变化。
诗尾“夜光傥无因,早晦行自引。田园多遁夫,未必抱奇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保留了一份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最后,“勉发千钧机,一射强虏殒”则是诗人对赵景明未来仍能施展其才华,战胜困难的一种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对历史事件的点缀,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