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唐 · 刘长卿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
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
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她的眼眸蕴含天赐之美,绘画技艺超凡出众。在画中万物已具形象,然而形象之外更有生机盎然。
西施之美无法亲眼目睹,千年时光也无法重现。
她的浣纱神态空留画中,仿佛笔尖仍有余温。
微笑何其难得,如蛾眉含情,更显韵味。
微风吹过窗户,却未掀起衣袖,只有轻盈的罗衣感知。
春风吹拂华美的殿堂,金色屏风透出晨曦的光芒。
此景令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阳台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智慧非凡的女子,她不仅拥有天赋的美丽,而且还具备超凡脱俗的智慧。诗中的“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表明她已经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峰,并且她的作品中还蕴含着更深的意义和情感。
通过对画中女性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难以复制的赞赏之情。同时,“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也透露出一丝哀愁,因为美好的东西往往难以再现。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则描写了诗人对于画中细节的留意和赞赏,即使是最微小的笔触都能体现出画家的用心和技艺。"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更是对画中女子笑容的描绘,她的笑容不仅美丽,而且还充满了生命力,让人感觉到她的情感是如此真挚。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则是在写画中的环境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场景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突出了女子的高贵和脱俗。
最后两句“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是诗人对于画中场景的总体感受,通过对豪华宫殿、翠绿的窗帘以及早晨微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感到自己如同走进了云阳台一般,这种感觉让人眼前一亮,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