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闻笛(其二)
明 · 王恭
谁截湘南管,晴楼午夜吹。
数声孤月下,独客断肠时。
零落梅花片,萧条杨柳枝。
天明汉江上,何处觅桓伊。
数声孤月下,独客断肠时。
零落梅花片,萧条杨柳枝。
天明汉江上,何处觅桓伊。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夜闻笛(其二)》描绘了一幅夜晚湘南楼阁中笛声触动人心的画面。首句“谁截湘南管”以疑问形式引出,似乎在问何人能在深夜吹奏出如此动人的笛声。接着,“晴楼午夜吹”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午夜时分,晴朗的高楼之上,笛声悠扬。
“数声孤月下”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月光下笛声寥寥数声,更显得凄清。诗人借此表达“独客断肠时”,那听到笛声的孤独旅人,内心的情感被深深触动,悲从中来。“零落梅花片,萧条杨柳枝”借景抒情,用梅花的凋零和杨柳的萧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哀愁。
最后两句“天明汉江上,何处觅桓伊”,以汉江为背景,暗示笛声的主人已不知去向,如同东晋名士桓伊那样难以寻觅。诗人借桓伊典故,表达了对笛声主人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寓言深远,余韵悠长。
整首诗通过笛声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夏夜听笛时的孤独心境,以及对美好艺术的追寻和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