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南海僧游蜀
唐 · 张蠙
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
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
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
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
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故乡:家乡。衲:僧袍。
觉:洞察。
忘:遗忘。
定中:禅定之中。
腊后:农历十二月之后。
鸦:乌鸦。
笠:斗笠。
虎背囊:虎背上背着行囊。
石室:石屋。
萝蔓:藤蔓。
西方: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上房:高大的殿堂。
翻译
远离故乡苦修行,一件僧衣度寒暑。此生若能先洞察,来世怎会再遗忘。
禅定中船越大海,腊月后沿湘江而行。
野外空旷乌鸦随帽,山深处虎背负行囊。
瀑布垂挂于石室,藤萝覆盖着铜梁。
不知何年何时再见,西方极乐世界有殿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故乡,前往遥远之地的景象。诗人用“真修绝故乡,一衲度暄凉”开篇,表达了僧人的出家和清凉脱俗的生活状态。“此世能先觉,他生岂再忘”则透露出对轮回烦恼的超然与解脱之情。
接下来的“定中船过海,腊后路沿湘”展示了僧人旅途中的坚定和勇气,以及对自然山川的顺应。随后的“野迥鸦随笠,山深虎背囊”则描绘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瀑流垂石室,萝蔓盖铜梁”用以形容僧人所到之地的壮丽与幽深,这里的自然景观成为了僧人的修行之地。最后,“却后何年会,西方有上房”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未来之遇或是彼此重逢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出家人对俗世的超脱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意境开阔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