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观使郑尚书(其三)
宋 · 李曾伯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注释
忆昨:回忆过去。从游:一同游玩。
乌奴:古代对桃花的别称。
桃李春:春天的桃李盛开。
通家:如同一家人。
雅好:高雅的情趣。
入幕:加入行列。
厕:置身于。
佳宾:优秀的宾客。
绿野:绿色的田野。
归心切:内心急切地想回家。
丹山:红色的山,可能指有历史遗迹的地方。
旧迹:过去的痕迹。
九原:泛指墓地。
感怆:感慨悲伤。
掩袂:掩面。
重伤神:深深伤害心灵。
翻译
回忆起往昔一同游玩的日子,那时乌奴花开满桃李的春天。我们亲如一家,共同欣赏高雅的情趣,你作为嘉宾加入我们的行列。
在绿色田野中,我心中急切地想要回归,想起那丹山旧时的足迹。
面对先人的陵墓,感慨万千,忍不住掩面而泣,伤透了心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观使郑尚书(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尚书离去后所剩下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温馨的回忆场景,"昨从游日" 指的是与朋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乌奴桃李春" 则是他们游玩的地点,乌奴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这里的“桃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通家联雅好,入幕厕佳宾。” 这两句强调了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通家联雅好”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融洽,如同一家人,而“入幕厕佳宾”则形象地表达了郑尚书在诗人心中的重要位置,"佳宾" 指的是尊贵的宾客。
“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 这两句转换了情感的氛围,诗人开始表达对朋友离去后的思念之情。"绿野" 和 "丹山" 都是自然景物,而“归心切”和“旧迹陈”则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
“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哀愁与不舍。"九原" 通常指的是广阔的原野,而这里则象征着无尽的思念;"感怆" 和 "伤神" 都是深切情感的体现,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谊深度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朋友离别时的真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