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渊明集
宋 · 文同
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吏人:官吏。耳目清:身心清净。
俗客:世俗之人。
遗集:遗留的著作。
华衮:华丽的礼服,比喻文章深奥。
太羹:祭祀的大羹,比喻文字醇厚。
学归去:效仿他人回归田园。
圣时:盛世。
争奈:怎奈。
翻译
官吏已经散去,门户静悄悄,公务刚结束,身心都清净。窗边凉风习习,没有世俗之人打扰,书桌上遗留着先生的著作。
文章简洁深奥,如同华丽的礼服,文字醇厚如美酒,犹如祭祀的大羹。
我也想效仿他们,回归田园生活,但在盛世之中,又怎忍心离开这升平景象。
鉴赏
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官员工作后的宁静图景。"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表明官员们已经散去,门前安静无声,自己刚刚处理完公务,耳根清净。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的高洁与宁静。
接下来"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则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情景。窗下的风不为世俗所扰,无杂客打扰,只有案头留存的前辈文章陪伴。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先贤作品的尊崇与向往。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一段,赞美了渊明集的文章质朴而不失华丽,每每品读都能感受到其深远的韵味。这两句突显出诗人对文辞艺术的追求和鉴赏。
最后"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前贤,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修养上,也渴望能够达到更高层次。这里所谓“圣时”指的是道德高尚的时代,而“争奈正升平”则是诗人对于无法与那些伟大时代相比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环境、古文欣赏和个人修养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崇尚先贤、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