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塘二首(其二)
明 · 林光
西湖天下景,屈指近重阳。
老眼明秋水,归舟傍野塘。
枯桐存古调,倦翮厌高翔。
无限难言意,题诗空自忙。
老眼明秋水,归舟傍野塘。
枯桐存古调,倦翮厌高翔。
无限难言意,题诗空自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钱塘出发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西湖天下景,屈指近重阳”点明地点与时间,西湖作为天下美景之一,临近重阳佳节,营造出一种即将迎接节日的氛围。接下来,“老眼明秋水,归舟傍野塘”两句,通过“老眼”与“明秋水”的对比,以及“归舟”与“野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这里的“明”字不仅指眼睛明亮,也暗示着心灵的清澈与豁达。
“枯桐存古调,倦翮厌高翔”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景象相融合。枯桐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与历史的沉淀,古调则代表了传统与文化的延续。倦翮厌高翔则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凸显了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最后,“无限难言意,题诗空自忙”两句,以题诗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而难以言喻的情感。在忙碌中寻找表达的方式,却发现自己无法完全捕捉和传达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这种矛盾与无奈,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复杂情感时的自我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