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白凤凰台
明 · 庄昶
千载荒台凤不游,青天江水各东流。
九嶷有地埋虞舜,四海何人识孔丘。
岁月劳劳悲白发,古今滚滚换沧洲。
凭谁放起登临眼,分付诸公莫浪愁。
九嶷有地埋虞舜,四海何人识孔丘。
岁月劳劳悲白发,古今滚滚换沧洲。
凭谁放起登临眼,分付诸公莫浪愁。
鉴赏
这首诗《和李白凤凰台》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生哲理。
首联“千载荒台凤不游,青天江水各东流”,以凤凰台的荒废与江水东流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暗喻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凤不游象征着历史人物的逝去,江水东流则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
颔联“九嶷有地埋虞舜,四海何人识孔丘”,将目光转向古代的两位圣贤——舜帝与孔子,通过对比他们的埋没与被遗忘,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忧虑与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颈联“岁月劳劳悲白发,古今滚滚换沧洲”,诗人直抒胸臆,感叹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白发生长是时间流逝的标志,沧洲的更迭则象征着世事的无常。
尾联“凭谁放起登临眼,分付诸公莫浪愁”,诗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以开阔的视野看待历史与人生,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因眼前的困难而忧愁,体现了对积极人生观的倡导。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景入情,再到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