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山水画四首(其一)赏析

题山水画四首(其一)

明 · 刘崧
隔水问樵童,青山深几重。
岩歌闻雪瀑,谷转见云松。
野服乘秋制,山田力岁供。
徒令尘土客,挥汗仰高踪。

词语解释

尘土的意思:[释义](名)附着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用于口语。 [构成]偏正式:尘(土 [例句]尘土飞扬。(作主语)扫掉尘土。(作宾语)[同义]灰尘、尘埃...

服乘的意思:指车马。《三国志·魏志·崔琰传》:“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盖车贰佐乘,马儷驂服,服乘不隻,故名号必双,名号一正,则虽单为疋矣。” 清 唐甄 《潜书·太子》:“凡教太子,观於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於牧,则知服乘所自出。”...

高踪的意思:亦作“ 高踪 ”。1.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事迹。《汉书·扬雄传上》:“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踪。” 晋 陆云 《盛德颂》:“绍 轩辕 之叡哲,越 三代 之高踪。”(2).高尚的行跡。《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张铣 注:“岂不慕高轨,但踪跡邈远难可追攀也。” 唐 包佶 《双山过信公所居》诗:“传心不传法,谁可继高踪。” 明 李东阳 《徐州洪苏墨亭》诗:“由来一代不几见,沉我异世怀高踪。”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便做道伴、孤灯,偕隻影,闭长门,捱永夜,也甘...

高踪的意思:亦作“ 高踪 ”。1.发生在遥远的过去的事迹。《汉书·扬雄传上》:“軼五帝之遐迹兮,躡三皇之高踪。” 晋 陆云 《盛德颂》:“绍 轩辕 之叡哲,越 三代 之高踪。”(2).高尚的行跡。《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诗》:“岂不企高踪,麟趾邈难追。” 张铣 注:“岂不慕高轨,但踪跡邈远难可追攀也。” 唐 包佶 《双山过信公所居》诗:“传心不传法,谁可继高踪。” 明 李东阳 《徐州洪苏墨亭》诗:“由来一代不几见,沉我异世怀高踪。”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便做道伴、孤灯,偕隻影,闭长门,捱永夜,也甘...

樵童的意思:打柴的童子、童仆。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藩篱生野径,斤斧任樵童。” 唐 长孙佐辅 《山居》诗:“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山田的意思:(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水问的意思: 《水问》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水资源的大型纪录片。摄制组走进雪山、高原、沙漠和城市,用镜头记录下中国最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用事实引发人们对节水的思索。当下中国,在满足发展需求、满足生活欲望、追求文明进步的时候,如果我们对待水的态度、情感、观念和道德出了问题;如果我们缺乏面对水问题的反思、智慧、制度、想象和创造力,我们必将无路可走。...

仰高的意思:(1).谓仰慕高尚的德行。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汉 班昭 《东征赋》:“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 宋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虽未得就诸生之列,请益于诗书;犹足以闻长者之风,仰高于道谊。”(2).犹高攀。指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西游记》第六四回:“ 杏仙 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无俯就之急?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

野服的意思:村野平民服装。《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 孔颖达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岁终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晋书·隐逸传·张忠》:“ 坚 ( 苻坚 )赐以冠衣。辞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覲。’从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 清 屠文漪 《南歌子》词:“先生野服出寻诗,正是菊花天气好秋时。”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

云松的意思:(1).高大的松树。 南朝 宋 江智渊 《宣贵妃挽歌》:“云松方靄露,风草已声原。” 唐 韦应物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诗:“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 元 吴澄 《立春日寓北方赋雪诗》:“风竹婆娑银凤舞,云松偃蹇玉龙寒。”(2).白云和松树。古时多为隐居者视作伴侣。 唐 陈子昂 《续唐故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碑颂》:“尊师有弟子十人,并仙阶之秀。然鸞姿凤骨,眇爱云松者,惟 潁川 韩法昭 、 河内 司马子微 。” 宋 张辑 《临江仙·望庐山》词:“何须魂梦觅 瀛洲 。云松终可卜,我与 謫...

猜你喜欢